你知道吗?现在全国每天还有几百万人捧着智能手机观看《亮剑》这部电视剧!
《亮剑》这部剧自2005年面世以来,在中国大陆大大小小的电视频道上播放了数千次,CSM的电视剧分析系统数据显示,该剧2020年在电视频道上播放过167次,2021年播放过198次,仅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播放74次,其中省级13个卫视频道就播出达38轮次之多;CSM全媒体视听同源数据(New TAM)显示,刚刚过去的暑期,通过手机端每日收看该剧直播或者时移的观众人数每天保持在5百万上下,且在时移收视数据中一直名列前茅。换言之,电视大屏上只要有《亮剑》播放,就有观众在手机上同步或者时移收视。现在打开手机,您就可以随时重温这部经典抗战名剧。
“《亮剑》”不是孤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更早发行的电视剧《西游记》身上,暑假期间,在手机上观赏《西游记》的规模更高,7月29日的观众规模甚至达到690万,最近几天的观众每天也有超过四百万之多!
“《亮剑》”、《西游记》现象只是无数经典影音作品中的一个缩影。
同样的现象不单单只是在视频系统存在,在广播和音频体系中同样不容小觑。
王刚版的评书《亮剑》在蜻蜓FM的累计播放次数也超过2.4亿次。有声作品中的经典长书,评书,相声小品等也是经久不衰。刘兰芳版的《岳飞传》自四十几年前开播之时,即成万人空巷之势,至今仍是广播书场时段的常青树。这部经典评书在蜻蜓FM和喜马拉雅平台上的累计播放次数都分别高达10亿次上下。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在蜻蜓FM的累计播放量超过60亿次!郭德纲的相声、赵本山的小品都是亿级别的存在。至今在广播文艺类频率最受欢迎的节目还是语言类的相声、小品、脱口秀和名家播出的评书,小说等。以北京广播收听市场为例,CSM收听率数据显示:今上半年央广文艺之声和北京文艺广播的这类节目资源的投放量占频率节目资源总量的90%,收听比重高达93~94%。说明该类节目资源的市场供给量不但能够满足需求量,甚至还有上升空间,节目的资源使用效率得以充分发挥。从经济的角度看,高频次的使用大大摊薄了成本性投入,却持续性获得高收听和收益的回报。
音乐歌曲也同样是典型的高密度、重复性消费的文化类产品。广播频率一直以来在推广和普及音乐及歌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典歌曲永远经典!具统计,全国三百多家广播频率今年上半年播放的歌曲中,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播放次数达2819次,另一首《之乎者也》也达2333次,这两首歌都有超过四十年的歌龄;超过三十年的老歌《当爱已成往事》、《红日》、《光辉岁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播放量都超过2000次,27年前齐秦的《往事随风》播放量高达7260次!刘若英的《后来》、许巍的《蓝莲花》播放量也都在4000+次;近二十年的音乐人作品中的经典作品,如周杰伦、老狼等单首作品《晴天》、《想把我唱给你听》等等都超过5000次,不一而足…。这些经典歌曲生命周期长,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传唱度高,流传度广,从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看,是能产生收听和收益的永动机。
CSM V+Scope 融合媒体云平台数据显示,央广著名音乐DJ李峙在微博上拥有二百万的粉丝,其代表节目为《李峙的不老歌》,他的几档音乐节目7月份仅在云听的播放量就超过70万…,他打造了中国经典流行音乐节目第一品牌。经典内容永不过时。
电视机曾经是处于家中无可撼动的C位,现如今在它周围,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屏和智能语音设备。看着电视直播,刷着抖音、快手、小红书,随时随地切换屏幕,随心所欲的看,跳着看,倍速看,反复看着槽点和梗,可能已经成为我们日常收视的常态。出行驾车,在中控屏上听着广播,反复循环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和经典的相声桥段,也成为出行的常态之一。总之,随时随地自主满足个性化的视听需求简直易如反掌。碎片化的视听行为不但在时时刻刻侵蚀着大屏直播流的收视时间和广播直播流的收听时间,同时也在吞噬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时间。在纷繁嘈杂的视听环境中,在缺乏爆款节目的时期里,在没有更优内容选择的情况下,经典内容更能凸显自身的价值,经典散发着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