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以來,有關“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的研究和謀劃多次被重點提及。近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山東濟南采訪時了解到,長期致力于高端耐火保溫材料研發與推廣應用企業--濟南火龍熱陶瓷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生產技術革新、電子技術應用、設備升級、材料創新、管理優化等生產要素,成功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目前,該公司憑借拳頭產品、研發中獨具的核心技術以及企業科學的發展理念,現已發展成為當地行業中的知名企業。
"過去,保溫材料不耐火,耐火材料不保溫"成為制約行業長遠發展的一大短板。如今,以同時兼具環保、節能、耐火、保溫為代表的耐高溫隔熱新材料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以往的技術壁壘。”濟南火龍熱陶瓷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濟南火龍公司)總經理陳鶴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制造業大國,任何一種節能材料的研發成功和推廣應用都會給地球生命質量帶來積極改觀。與此同時,國家對于生產企業使用環保型節能新材料的呼聲越來越高。
火龍公司陳鶴告訴記者,在10年前,他曾向山東大學晶體研究所、無機非金屬材料業界前輩、動力熱工領域專家多方請教論證,最終確定了以耐火陶瓷纖維為突破口(當時這種高端輕質耐材的應用還不普遍),在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領域的工業窯爐、蒸汽鍋爐、余熱回收系統進行推廣普及應用。
陶瓷纖維毯、板、紙、模塊制品
據了解,陶瓷纖維又名耐火纖維,它具備陶瓷的化學性能和纖維狀的物理外形,熔點接近1800℃,是多孔輕質耐火和保溫材料。它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以往“保溫材料不耐火,耐火材料不保溫”的技術壁壘。其作為高性能耐火材料在工業窯爐上應用,可使燃料能耗降低至原有的1/2甚至1/3,這對于緩解能源消耗和降低排放無疑是利好的。
陳鶴告訴記者,耐火保溫新材料的研發要更多地考慮材料與應用環境的匹配度,也就是應用領域的實用新型突破。以陶瓷纖維作為原材料附以納米材料、熱屏蔽材料,濟南火龍公司已成功解決了特殊行業保溫隔熱難題,比如航天飛行器黑匣子隔熱材料、電磁感應加熱器極限空間絕熱、電廠脫銷催化劑隔熱體等異型復雜環境下的絕熱保溫,這種苛刻環境保溫絕熱結構的解決方案會直接讓相關領域產業升級成為可能。
文章來源:新浪財經——中國產經新聞